电外科装置(ElectroSurgical Unit,简称ESU),即国内所称高频电刀,其既可列入手术器械类,也可归于手术室设备类。电刀是运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达到切割目的的设备,虽然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使用的传统手术刀,但是在某些外科手术方面,却可取得比运用传统手术刀更好的效果,如不用切开,失血少,省时省力等。高频电刀主要用在手术室中,对组织进行切割和凝血,从这一使用角度来说,又和麻醉机、呼吸机、无影灯、手术床、吸引器等构成手术室设备类产品。
高频电刀用于控制失血,其方法是对手术部位进行凝血(止血),但它也可用于外科切割。这类装置通过作用电极端释出高频电流,对目标组织加热,以产生干燥、汽化或炭化作用。也可用于腹腔管结扎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之类的手术。由于其止血效果好,这类装置还可对具有渗出毛细管床的脏器进行手术,如肝、脾、甲状腺和肺; 以及用于需用大量抗凝剂的开胸手术中。
采用氩气可增强电外科凝血作用,这类装置可对血管丰富的脏器的出血表面进行快速止血。氩气增强系统也可用来控制其它组织和骨髓、肺和肌肉的出血。有的高频电刀组有氩气增强系统; 氩气增强系统也有单独式的,可和某些高频电刀配合使用。
2. 双极高频电刀
双极高频电刀通常采用一把钳子或剪子的两端作为两极,用作单极高频电刀中的作用电极和回路电极。高频电刀的电流被限定在钳子直接作用区域中的少量组织中。双极高频电刀主要用来对细微组织进行凝
血(如用于神经外科、妇科和眼科手术)。
3. 专用高频电刀
大多数专用高频电刀都是双极的。这类器械通常以低于50W的能量进行工作,可用于齿科或医生诊所(如妇科和皮肤科)。最近,可作切割的专用双极高频电刀和可作大面积凝血的专用双极高频电刀已投入市场。
4. 发生器类型
高频电刀的发生器有二种,或采用固态电路,或采用火花隙/真空管电路,以产生波形。采用固态电路的装置,是较新的技术,具有振荡器电路和基于晶体管的放大器,它可变化频率,改变线路信号的形状,以产生各种不同波形的阵列,用于纯切、纯凝,或组合这两者兼而用之(即用“复合”波形同时进行切割和止血)。
现今,在泌尿外科和开胸外科等手术中,采用火花隙/真空管电路的装置依然采用火花隙电路来产生高频波形。这类装置可产生大面积组织的闪光熔岩作用,即通过气隙将弧光作用于组织以达到凝血目的。不
过,一般来说,这类装置的安全特性不及采用固体电路的装置。
5. 输出模式
有一系列的操作模式,可改变初定的切割和凝血模式。混合模式组合切、凝特性。一般而言,这种模式也可变化切、凝组合(例如混合1,混合2,混合3)。闪光是一种高电压凝血模式,可对大面积出血部位提
供真正的凝血深度。除湿则是一种极常用的凝血模式,它是缓慢地干燥细胞以达到凝结组织的目的。医生可从这些操作模式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以取得理想的电外科手术效果。二、装置进展早在20世纪20年代,采用火花隙/真空管电路的电外科装置就已应用于临床。70年代初期,采用固态电路的电外科装置问世,这种体积趋小的装置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类装置一般都置有数台微处理机,执行各种控制和诊疗功能。90年代初,又增添了氩气增强凝血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外科装置的功效。
目前,较为先进的高频电刀的功能模式都已相当完善,例如单极切有纯切、止血度可调的普通混合切(波形占空比可调)和真正含义的混合切(切、凝波形复合); 单极凝有除湿、点凝、面凝、强凝、氩气凝;
双极则有双极纯切、双极切、和双极精凝等。此外,专用适配件也日益繁多。这类装置已可满足各科手术、不同病员,甚至不同操作者的临床使用要求。
从装置本身来看,已采用响应速度快、稳压效果佳的大功率晶体管或MOS开关电源取代可控硅高压电源,采用高效率高可靠性MOS全桥或半桥开关式功放电路取代大功率晶体管推挽式高频功放电路,用多道隔
离、调谐、平衡输出回路取代简单的高频高压输出回路,用CPU或计算机取代一般数字模拟集成电路作控制,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高频电刀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仪器,近年来对其安全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在氩气保护技术、热损伤控制技术、极板接触面积检测技术、高低频泄漏限制技术、自检技术以及双极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