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的数目、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多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普遍,但起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在胃肠镜的检查过程中意外发现,属于一种癌前病变。消化道息肉从病理上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3类,其中腺瘤性息肉的恶变率最高,可达40%~50%,且其体积随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对于腺瘤性息肉,无论其直径大小、形态和发病部位,都需要进行活检并摘除。
一般认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恶变都需要先转化为腺瘤性息肉,但也有报道认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也可能直接发生恶变而不经过腺瘤期,所以,对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也要及时活检并摘除。目前,临床上诊断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是内镜检查。开腹手术治疗是消化道息肉的传统治疗方法,其主要缺点为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患者术后康复慢,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近年来,内镜技术飞速发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好,患者的康复时间短,已成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
也有文献报道,高频电凝电切术能够使小息肉的创面扩大,加深,导致其愈合时间延长。其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优势在于:① 因为氩气刀治疗属于非接触性治疗,同时其凝固时间较热探头短,所以探头与组织粘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② 因为氩离子束(氩气刀)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创面的温度,组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氧化和碳化的可能性较低,所以避免了出现焦痂和浓烟等现象,污染小;③ 氩离子束(氩气刀)主要在不干燥的病灶区域发挥作用,直到治疗区域干燥为止,所以患者的凝血区与干燥区的深度相同,患者组织表面热凝固区域深度约为2~3 mm,所以不易对深层组织造成破坏。